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尉缭子原文及翻译(尉缭)

导读 战国时有两个尉缭。一个是魏惠王时人。另一个是秦王政时人,曾做秦的国尉。而《尉缭子》一书的作者,则是魏惠王时的尉缭。其生平事迹,因为...

战国时有两个尉缭。

一个是魏惠王时人。

另一个是秦王政时人,曾做秦的国尉。

而《尉缭子》一书的作者,则是魏惠王时的尉缭。

其生平事迹,因为史简有阙,已不可详考。

《尉缭子》一书在《汉书·艺文志》中已有记载。

其杂家类说:“尉缭二十九篇,六国时。

”兵形势家说:“尉缭三十一篇。

”可见,《尉缭子》在汉代不但已经流行,而且还有两种传本。

但是,唐代官修的《隋书·经籍志》只收录了杂家《尉缭子》。

魏征所著《群书治要》收录的《尉缭子》四篇与今本相同。

新、旧两《唐书》的《艺文志》、《经籍志》也把《尉缭子》列入杂家。

但北宋王尧臣编《崇文总目》时,则把《尉缭子》列为兵家。

后来北宋元丰年间编《武经七书》,也把《尉缭子》收入。

由此,杂家《尉缭子》变成了兵家《尉缭子》,相沿至今,尚存二十四篇。

但明胡应麟认为亡佚的是杂家《尉缭》,清修《四库全书提要》肯定这一说法,范老从之,恐与史实不符。

南宋陈振孙著《直斋书录解题》,怀疑《尉缭子》为伪书。

此后,学术界即斥《尉缭子》为伪书。

直到1972 年在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简书《尉缭子》,这段历史疑案始告白于天下。

《尉缭子》作为战国时产生的兵书,它所谈的战略战术等问题,虽然不如孙、吴《兵法》深刻,但在一系列问题上也有创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