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大约在科举考试后还没有出榜的时候吧,朱庆馀便做了后来被《唐诗三百首》选录的诗《闺意》: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
大约在科举考试后还没有出榜的时候吧,朱庆馀便做了后来被《唐诗三百首》选录的诗《闺意》: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表面选取了洞房花烛后的第二天早晨,即将拜见公婆前,这个新娘梳妆打扮后,面带羞涩的问新郎,看她的打扮是否合公婆之意。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味的生活场景,却十分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朱庆馀当时的心态。
其实,他要表达的是,想问问张籍,他已经参加了考试,不知是否能考中?张籍读了朱庆馀这首诗后,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于是也用大致同样的手法,酬和了一首诗,诗云: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亦有不同版本) 张籍用新妆越女来比喻朱庆馀,说他就像出镜心的新妆越女,自己已经知道自己非常明艳了,还在沉吟。
接着又说齐纨即使还没有织成,已经成了人间珍贵的物品,暗示朱庆馀考试没有问题,因为他这一曲菱歌(即《闺意》诗),足以与万金相匹敌。
其实张籍也用了朱庆馀的手法,十分巧妙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这两首诗,简单说只是一问一答,但问和答都用了比喻的方法,或者说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言在此而意在彼,但妙就妙在,前者通过闺意而问,后者以越女出出镜心而答。
也正因为有了这一问一答,才有了这千古的诗坛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