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壮族风俗有哪些简介(壮族的风俗习惯)

导读 壮族风俗习惯   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因为我们的周围不是山就是水,所以不喜欢都难,呵呵~)。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

壮族风俗习惯   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因为我们的周围不是山就是水,所以不喜欢都难,呵呵~)。

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

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现在好多了,因为改革开放了嘛0。

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

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

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这个有一部份居民还保持着)。

?   服饰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

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壮族的一种婚俗。

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

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

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

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

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

“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

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

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

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

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

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

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

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

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习俗。

“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

女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

这种习俗,当地壮语称作“背字”。

“背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

“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的正厅举行。

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

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礼貌地双手捧杯,恭敬地给长者回敬两杯,双方都要一饮而尽。

接着长者把准备好的带子从“背字”人的两肩绕过扎紧,继而又互相敬酒,说吉利之语。

“背字”完毕,鸣放鞭炮,欢送迎亲者平安返回。

“背字”人向长者鞠躬辞别,步出大门,打开雨伞,意为庇护“外孙”离开姥姥家。

回到男方家,家主烧香放炮,欢迎“背字”人胜利归来。

少倾便举行“卸字”仪式,同样由长辈主持,互敬酒后,长者轻轻解下布带,交给家母保管。

新郎父母还要酬谢“背字”人。

时过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结队来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热闹。

  新娘过河   流行在广西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内的壮族婚俗。

在桂北山区,本来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却要涉水过五六次河,跨过三四座桥。

所以成亲时,新娘过河过桥都要请人背。

背新娘的人称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

过河时,鸣炮三声,喇叭齐鸣,“水手”两掌按住自己的膝盖,弓下腰,背好后才能过河或过桥。

背新娘特别讲究文明礼貌,行动上不能有半点粗野,更不能调笑。

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

过河时,“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担任)在旁边给新娘打雨伞遮荫,在宽约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亲队伍拉成一条线,热闹非常。

上岸后,乖巧的“迎娘”把伞放得很低,不让别人偷看蒙着面纱的新娘。

龙胜的壮族婚姻是要过“三关”闯“十门”的。

先谈恋爱,后定亲,才能成亲,谓之“三关”。

迎接、对歌、出门、穿村过寨、过河过桥、入门、唱调、回门、回家、入洞房,谓之“十门”。

“过河”只是“十门”中的第五个“门”,“十门”过了才能入洞房。

  勒惹和卜基   壮家妇女生勒惹(壮语,即婴儿)时,其家婆要亲自去寻找“奶妈”,以替媳妇奶孩子。

这是为了让产后的媳妇能好好休息,保养身体。

“奶妈”一般由产后五个月的妇人充任,不要报酬。

能当上“奶妈”非常光荣,有“第二妈妈”之美誉。

孩子长大后,逢上喜庆佳节,都要带上礼物到“奶妈”家拜候。

四五岁的孩子如果体弱多病,父母就要找“卜基”(壮语,即第二父亲)做孩子的靠山,确保孩子身体健康。

“卜基”非常尽“职”,“上任”后,常和孩子父母商量,请医问药,多方料理,让孩子健康成长起来。

孩子长大后,也象对待“奶妈”那样对待“卜基”,尽其孝敬之心。

  踩高跷进村   广西龙州县金龙地区的壮族村寨里,人们出门或进村都要踩着高跷行走。

出门到村口。

就把高跷挂在特定的钉子上,然后下地劳动或去其他地方。

进村时就从钉上拿下高跷踩着,到家门口的石阶前跳下,再将高跷挂在门边,洗净手脚,方踏梯上楼。

据说这是祖先传下的鞋,他们地处亚热带,常年多雨,道路泥泞行走不便,如带着泥脚进屋,实在不卫生,就发明了这种呈“非”字形的“高跷鞋”。

  社公祭   是广西环江壮族每年夏历除夕祈求新的一年禾苗茁壮成长,祈求小孩不病和家畜肥壮无病的祭社仪式。

  以下是我们壮族的节日:   铜鼓节   东兰县隘洞、长乐乡一带壮族传统节日。

分别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

届时,各村的小伙子组成铜鼓队,把铜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顶上,悬于木架,首先击鼓祭祖,然后进行击铜鼓比赛。

其法是大鼓对大鼓,小鼓对小鼓,以四面为1组,每鼓3人,轮换着打,不能中断。

以打得响亮动听、节奏明快、耐力持久为胜。

比赛往往通宵达旦。

同时,男女青年结伴纵声对歌。

比赛结束,人们以从家里带来的粽粑等食物进行野餐,欢歌笑语响彻山谷。

  蛙婆节   东兰、南丹、天峨等县壮族民间传统节日。

俗称蚂 节。

节期从农历正月初一至三十(有的地方至十五)日,以大村寨为单位或几个村寨联合举行,有“请蛙婆”、“唱蛙婆”、“孝蛙婆”、“葬蛙婆”等祭祀仪式。

整个节日活动以赞颂蛙神给人间带来雨水、保佑丰收的功绩贯穿始终,为乐神娱伯歌舞盛会。

人们把大年初一找到的第一只青蛙奉为神圣,抓获此蛙者受到敬重和拥戴,并成为当年主持祭蛙仪式的首领。

现代蛙婆节已演变成群众娱乐节庆活动和歌会,故又有“蚂 歌会”之称。

  吃立节   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民间节日。

“吃立”壮语意为“欢庆”或“补过春节”。

相传在1894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进犯边疆,为打击侵略者,当地青壮年纷纷拿起武器,保卫家园,所以未能按时过春节。

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糍粑,盛情款待,欢庆胜利,补过春节,并相沿成俗。

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农具节   桂西南地区壮族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举行。

是日,各家各户把自家加工制作的各种农业生产工具,挑到圩上,依次排列成行,有犁架、牛轭、簸箕、畚箕、扁担、锄头、犁头、耙、锄柄、箩筐、竹垫、谷箩、谷桶及家具等。

人们纷纷选购以备春耕。

  花婆节   壮族传统节日。

民间传说,壮族始祖 六甲是从花朵中生出来的。

后来主管赐花送子之事。

所有的人都是从 六甲花园中的花转到世上来,故其被奉为花婆神。

农历二月二十九为花婆神的诞辰日。

壮族妇女举行祭祀仪式,村寨里同一辈的妇女结异姓姐妹,凑钱备办鸡鸭从和香烛钱纸,供祭花婆神,然后成群结队到野外采花来戴,祈求生育和保佑小孩健康成长。

没有生育的妇女,是日要到野外采花来戴,以求花婆神赐花送子。

若日后怀孕,为使小孩出生后有灵魂,须请师公到野外念经求花,还要在路边小沟做架桥仪式,把花从桥上接过来。

小孩出生后,要在产妇床安上花婆神位,定期祭拜。

此俗现已淡化。

  三月三歌节   壮族传统节日。

亦称三月歌圩。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为隆重。

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持续二三天。

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

一般为峒场坡地。

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

参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孩亦来游乐助兴。

在歌圩场四周,摊贩云集,民间贸易活跃。

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田东的仰岩、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处。

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对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赠信物,以为定情。

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娱乐活动。

歌节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

为弘扬民族文化,198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了“三月三”歌节活动,全广西各地歌手云集南宁,全国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国友人也前来观光,盛况空前。

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为文化艺术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