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处文字解释,甚为杂乱,但也情有可原。
因为后人毕竟距离老子年代差异甚远,甚至包括唐宋后人的诠解,都未必尽然,也离不开借助文中内容及相关史料来推敲猜度。
故而从古至今,不可能有一个较为权威的解释。
所有资料只能仅供参考。
老子:“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道也,以观其妙;恒有,道也,以观其所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 老子所说的“徼”,即“徼妙”。
恒无、恒有,两者同出而异名。
《韵会》解释:“徼,一曰徼妙。
《老子·道德经》常有,欲以观其徼。
” 《汉语字典》解释:徼妙 jiǎo miào :亦为精微,微妙。
语出《老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 唐人独孤及《对诏策》:“至如希微大体,徼妙元键,陛下得黄帝之遗珠久矣。
” 明人焦竑《焦氏笔乘·读论语》:“释氏之棒喝,独属不亲,老耼之徼妙,皆为余食矣。
” 依南宋《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中解释,“徼”之含义,为“实有”。
参见老子如下一句便可有所理解: “妙生元,元生神,神生真,真生道,道生德,德生徼,徼生妙,妙生无,无生有,有则有,无则无,有无相生,阴阳相推,太化变易。
”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南宋李嘉谋注解,元人张善渊刊行。
五卷。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与老子《道德经》实为二书。
本书分为《妙》《元》《神》《真》《道》五篇。
李氏注解,逐章逐节,顺文衍义。
每篇九章,一千字;共四十五章、五千字。
其内容晦涩,大致为解释《妙》《元》《神》《真》《道》五词含义及其相生关系,并据此阐述“妙徼”“有无”“动静”“阴阳”“五行”“八卦”“九宫”“道德”“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之道理,以及修真养生原理。
李氏注解引述儒释道三教经书,逐章逐段解释原文,较为明白晓畅。
认为天地万物生成顺序为由“妙”(虚无)而至“徼”(实有),修道者应从“徼”而返归“妙”本。
此为全书宗旨。
其中有一段如下注释,供参考: “妙生元,元生神,神生真,真生道,道生德,德生徼,徼生妙,妙生无,无生有,有则有,无则无,有无相生,阴阳相推,太化变易。
”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注:妙之降曰元,元之降曰神,神之降曰真,真之降曰道,道之降曰德,德之降曰徼。
徼者小道也。
众人自道降为德,德降为徼,徼入于有,一入于有,与道益离。
真人自徼返入于妙,自妙入无,自无出有,欲建立则以无为有,欲寂静则以有为无。
欲有则生,天地不为多,欲无则返,太虚不为少。
以有以无,出阳入阴,相生相推,如太化之变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