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选百科 > 正文

香饽饽图片(香饽饽)

导读 饽饽是一种糕点、馒头或用杂粮面制成的食物。香饽饽引申为非常热门、很受欢迎、非常抢手的人或事物的意思。金灯果外表被一层薄薄的枯叶包住...

饽饽是一种糕点、馒头或用杂粮面制成的食物。

香饽饽引申为非常热门、很受欢迎、非常抢手的人或事物的意思。

金灯果外表被一层薄薄的枯叶包住。

枯叶缝隙里可以看见金黄的果实,口感像牛奶,也有点像草莓,甜甜的,淡淡的。

据说有开胃、助消化、补血、降压、提神之功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也有一定疗效。

由于金灯果的外型,并且闻上去香气扑鼻,而且有药用价值,故老百姓都称之为“香饽饽”。

扩展资料中国北方的饽饽很耐饿,携带方便,风味独具,至到今天仍是颇为风行的食品。

中国北方人习惯把许多面制食品称为“饽饽”。

制作方法分为蒸、烙、烤、煮等。

据清代姚元之《竹叶亭杂记》记载:“饽饽,古之铧锣也”。

又据《升庵外集》:“北人呼为波波,南人呼为镆镆。

今京中书为饽饽,有硬面饽饽、发面饽饽......”。

承德人吃饽饽已有300多年历史。

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每年来避暑山庄消夏,主食几乎都要吃饽饽。

据乾隆44年(公元1779年)和嘉庆25年(公元1820年)《驾幸热河哨鹿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乾隆和嘉庆就餐用过“匙子饽饽、”、“油酥饽饽”、“芦花饽饽”、“奶油饽饽”、“澄沙饽饽”、“白面丝糕”等不下20多个品种。

乾隆末年,一些御厨离宫休致到承德街定居,有的就在本市开设饭馆和点心铺,专以制作饽饽为生。

到清末民国年间,承德街专营饽饽店铺已有几十家。

较有名气的有王家名盛馆、二道牌楼陈记烧饼铺、杨家澄沙包、张三把大锅饼、满把烧麦、马家烧麦馆等。

承德艺人张登顺的“混糖锅饼”远近驰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