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码率? ——所谓码率,就是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ps,其英文是 Kilobits per second,意即“千位每秒”(根据发音亦译作“千比特每秒”),意思是说每过一秒钟,有多少千比特的数据流过,因此码率也经常被称为“比特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码率单位里面的 k (kilo-)在英语里面是1000,在电脑上指1024,而 b 是指“位”或“比特”(bit),这和我们用迅雷下载时看到的每秒下载多少KB不一样。
迅雷里面的KB意思是Kilobytes,K仍然指1024,但 B 却指的是另一个单位——字节(Byte),通常用大写的 B 表示。
“位”与“字节”的换算关系是 1字节= 8位(1 Byte = 8 bits)。
而我们平时说的一个电影体积为多少兆,对应的单位是 MB,其换算关系是 1MB=1024KB (1024千字节)。
把码率的单位说清楚,我们就会比较容易地计算文件体积了。
计算公式: 码率 X 播放时间 = 输出体积 提问: 假设我有三部电影,每部两个小时,想刻录到一张D5上面,想知道用什么码率来编码。
解答:根据公式【码率 X 播放时间 = 输出体积】,欲知码率,必须知道三部电影的播放时间和盘片容量限制。
总播放时间好算,就是6小时=360分钟=21600秒 盘片容量限制需要对于光盘的容量计算方式有所了解。
盘片标称是 4.7G,可用容量却只有 4.377G(4482M) (参考:为何4.7G 的光盘只能烧录4.3G ? ),我们考虑留点余量,设定输出体积为 4300MB = 4403200 KB = 35225600 kb。
这样我们有了总可用容量,也就是输出体积上限 35225600 kb。
用这个数除以总播放时间 21600 秒: 35225600 kb ÷ 21600 s = 1630 kb/s 这就是三部影片的码率。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码率值实际上是视频码率和音频码率之和。
我们还要单独为视频和音频定义各自的码率。
作为音频来说,根据自己对于音频的挑剔程度,可能选择从128kb/s到448Kbps不等的不同码率,输出AC3(杜比数字)时通常不低于192kb/s。
我们假设选定 192kb/s 作为音频码率,这样用总码率 1630 kb/s 减去音频码率(192kb/s),便得出视频部分的平均码率: 1630 - 192 = 1438 kb/s 声音中的比特率 简介 比特率是指将数字声音由模拟格式转化成数字格式的采样率,采样率越高,还原后的音质就越好。
作 比特率 为一种数字音乐压缩效率的参考性指标,比特率表示单位时间(1秒)内传送的比特数bps(bit per second,位/秒)的速度。
通常使用kbps(通俗地讲就是每秒钟1000比特)作为单位。
cd中的数字音乐比特率为1411.2kbps(也就是记录1秒钟的cd音乐,需要1411.2×1024比特的数据),音乐文件的BIT RATE高是意味着在单位时间(1秒)内需要处理的数据量(BIT)多,也就是音乐文件的音质好的意思。
但是,BIT RATE高时文件大小变大,会占据很多的内存容量,音乐文件最常用的bit rate是128kbps,MP3文件可以使用的一般是8~320kbps,但不同MP3机在这方面支持的范围不一样,大部分的是32-256Kbps,这个指数当然是越广越好了,不过320Kbps是暂时最高等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