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精选 > 正文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导读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盼望上小学的愿望。有经验的低年级教师说:最难教的学生不是那些学前期知识准备不足的孩子,而是没有学习兴趣和愿...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盼望上小学的愿望。

有经验的低年级教师说:最难教的学生不是那些学前期知识准备不足的孩子,而是没有学习兴趣和愿望的孩子。

我确信这一说法。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是要调动孩子内在积极性的,只有使孩子向往上小学并且产生“我想学”的心理状态时,孩子才能主动地学习,才能学得好。

因此我们应让孩子了解小学,从了解小学到喜爱小学,我们可以带孩子熟悉小学的学习环境,了解小学学习活动,比较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也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了解小学上课、作业、考试等情况,帮助孩子了解小学生活进而产生上小学的愿望。

  其次,要培养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各种能力。

入学之前教师与家长要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有意注意、记忆及观察能力的培养。

成人可以给孩子提一些观察、记忆的要求。

比如,请孩子把今天下了一半的棋在明天再摆出来;让孩子观察房间里物品的摆放,并用语言加以表述等等。

还可以与孩子做一些训练性的游戏,如让幼儿闭目听自然界的声音或成人有意发出的声音;听成人指令做事,成入提示孩子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幼儿一次听完记住再按顺序逐步完成。

  还要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孩子上了小学,学习就成为他必须完成的任务。

目前我们幼儿园很重视对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培养,比如,进入大班我们常常布置一些口头作业,家长注意配合教育就行了。

孩子上了小学还必须能自己管理自己,如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书包,自己安排课间的时间(喝水、入厕、游戏等),这类自我管理的能力家长应加强培养。

如在家中为孩子创设一方供他自己管理的学习与生活的小天地,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训练,凡孩子应该自己去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家长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另外,可让孩子听一些拼音录音带,进行10以内加减的口算心算,让其觉得有趣就行。

  再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上学前就要开始准备的。

有许多学习习惯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实质上是相通的,因此,您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规律的生活,早睡早起,遵守作息常规保证充足睡眠,遵守幼儿园常规,物品放置顺序化、固定化,用完即收回原处。

  @学习习惯:要求专心与认真,注意倾听老师和同伴发言,爱护书籍与文具,正确的阅读与书写习惯。

阅读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调查发现,孩子入学后发生适应性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阅读跟不上,所以入学前让孩子作好阅读准备也是相当重要的。

这里所说的阅读准备不是教孩子识字,主要是指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首先应该感受书面符号,对符号感兴趣,从观察具体实物到观察书上的图形,再从看图形到看图文夹杂的内容。

训练时成人应从孩子喜欢看书开始,然后会一页一页、一个内容一个内容地看书。

还可以让幼儿续编故事,仿照讲述,看图讲述等。

  @正确的握笔姿势和看书、写字姿势,不形成要“橡皮依赖症”。

如:身子坐正,两臂平放,课本平放前方,胸离桌子一拳等,具体的入学后小学老师会作严格的训练。

  孩子入学后家长应注意什么  孩子入学后家长应怎样做,到时小学老师会给我们家长具体的指导,但有两点,我想特别提醒家长注意。

  首先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孩子上学后,家庭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家庭学习环境的准备是一项重要内容。

您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给孩子准备独立的学习小空间,可以是房间的一个角落或单独一个房间,有一张小书桌,一个小书柜即可,重在安静、整洁。

  @为孩子选择好台灯:一般用光线柔和的白炽灯;15~25瓦,左侧取光,灯臂可调整,灯罩将灯泡全部遮蔽以免眩目,开关安全、方便。

  @学具的准备:书包、文具盒、直尺、三角尺、削好的HB铅笔几支、圆头小剪刀一把、橡皮数块(没有图案的)。

所有的文具只要实用就行,切忌玩具化、高档化。

当然,以上几点只是物质上的准备,仅有这些还不够。

孩子作业时家长忌在家中看电视、打麻将或频繁地问这问那,而应该让孩子独立地完成作业。

家长也应有意在一旁看书、看报,给孩子以潜移默化地影响。

  其次,孩子上学后家长千万不要“陪读”。

孩子初上学在家做功课时,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是必要的。

但有的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总是陪在旁边,一切准备工作由家长给做,有了困难家长马上予以解决,做作业时家长盯着,做完作业由家长检查、改错。

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一种依赖心理,不陪就不读。

孩子的学习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