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拨千斤"这一武术技法术语初见于太极拳《打手歌》:"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谓顺势借力,以小力胜大力。
在太极拳推手过程中,凡加引化劲于对手动作上,诱其落空,或者先化后粘,逼使对方陷入不利地位,或者以横拨直,以直拨横,改变对方劲力方向等,均属"四两拨千斤"之法。
此语经广泛传播,为各家拳派采用,泛指以巧胜拙的各种击法。
“尚巧善变”是中国武术的重要技术特色。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智慧的民族,常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四两拨千斤”即为一例。
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的核心技术之一,被看做太极拳练习者追求的高级目标,是恒量一个太极拳习练者精纯的标准。
王宗岳修订的《太极拳打手歌》,开宗明义便讲:“掤、(扌履)、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它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武禹襄的《打手要言》中也说:“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
”李亦畲的《五字诀》有:“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杨澄甫所著《太极拳使用全书》中讲道:“若问其用,则在不用力,而却不畏有力也。
倘有大力者来击我,以吾之至柔,自足以制胜者。
”这还是讲的“四两拨千斤”。
其后众多的太极名家高手更将其奉为圭臬,各种阐发、释解林林总总,俯拾皆是。
综合起来看,四两拨千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以柔对刚。
避敌之锐,不以硬对硬,在顺化随和中抓住有利瞬间击倒对方。
所谓“人刚我柔谓之走”(《太极拳论》),“极柔软然后极坚硬”(《十三势行功心解》),“欲刚先柔,欲扬先抑”、“柔能克刚,以退为进”、“刚而归之于柔,柔而造至于刚,刚柔无迹可见”(陈鑫著《太极拳论》)。
2.借力。
双方争斗,就是双方力与力的转换,落实,借敌之力乃与我之力合,对方之力反加其身,或变其力作用线,或虚其力作用点,或二者合一。
这便是“机由己发,力从人借”(武禹襄语),“擎起彼身借彼力”(李亦畲语)。
3.引进落空。
“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走架打手行功要言》)。
即先给对方以明确的力学结构,待对方劲力要素暴露之时,突然将自己化空,可直毁对方力根。
故曰:“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打手歌》)。
“粘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每一动,惟手先著力,随即松开”(《打手要言》)。
“欲要引进落空,先要舍己从人,知己知彼,触之则旋转自如”(李亦畲)。
4.用意不用力,充分运用人的智慧而不是拙力。
“中气贯足,精神百倍”,“心中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动静缓急,运转随心”(陈鑫语),“意气君来骨肉臣”(《十三势歌》),“意气须换得灵”、“劲断意不断”(武禹襄语),“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五字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