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精选 > 正文

败酱草的真实图片(败酱草)

导读 败酱草 Herba Patriniae (英)Whiteflower Patrinia Herb 别名 败酱。 来源 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

败酱草 Herba Patriniae (英)Whiteflower Patrinia Herb 别名 败酱。

来源 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 的全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1m。

地下茎细长,地上茎直立,密被白色倒生粗生或仅两侧各有1列倒生粗毛。

基生叶簇生,卵圆形,边缘有粗齿,叶柄长;茎生叶对生,卵形或长卵形,长4~10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1~2对羽状分裂,基部裂片小;上部不裂,边缘有粗齿,两面有粗毛,近无柄。

伞房状圆锥聚伞花序,花序分枝及梗上密生或仅2列粗毛;花萼不明显;花冠白色,直径4~6mm。

瘦果倒卵形,基部贴生在增大的圆翅状膜质苞片上,苞片近圆形。

花期5~6月。

生于山坡草地、路旁。

除西北外,全国均有分布。

采制 夏季开花前采挖,晒至半干,扎成束,再阴干。

化学成分 含白花败酱甙(villoside)、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番木鳖甙(loganin) 等。

性味 性凉,味辛、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瘀排脓。

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

附注 同属植物黄花败酱P.scabiosaefolia Fisch.同作败酱草使用。

----------------------- 败酱草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villosaJuss ,黄花败酱 P.scabiosaefoiiaFisoh. 的嫩叶,又名胭脂麻。

《本草纲目》载“败酱,南 人采嫩者,暴蒸作菜食,味微苦而有陈酱败酱草嫩叶每百克含水分79 克,蛋 白质1.5 克,脂肪1 克,碳水化合物10 克,胡萝卜素6.02 毫克,维生素B20.16 毫克,维生素C52 毫克。

败酱草性味苦平,具有清热解毒、排脓破瘀的功效。

治肠痈、下痢、赤 白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目赤肿痛。

久病脾胃虚弱者忌食用。

【别名】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牙 【来源】本品为败酱草科植物黄花龙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Link.,白花败酱(苦斋)P. villosa (Thunb.) Juss.,以根状茎和根、全草入药。

根春秋季节采挖,去掉茎叶洗净,晒干。

全草夏秋采割,洗净晒干。

【制法】洗净,晒干,切碎用。

【性味归经】辛、苦,凉。

入胃、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

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用法用量】 0.5~1两,鲜全草2~4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 (1)临床上常与红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黄等配伍,用治肠痈(急性阑尾炎);与鱼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芦根等配伍,用治肺痈(肺脓疡);与银花、连翘等配伍,用治疮痈肿毒,同时用本品鲜草捣烂外敷。

配红花、山楂等药,治产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症。

配蒲公英、金银花,用治急性结膜炎、结膜充血肿痛;配茵陈、栀子等治急性黄疸性肝炎。

(2)本品药材来源较复杂,属于败酱科的败酱草,仅在民间应用,不见市售。

据《中药志》说:「今市售败酱草主要有两种:北方习惯使用菊科植物苣莳菜的带根全草;南方习惯使用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带草全果。

」又说:「北方多数地区作败酱草用的苣莳菜,在《植物名实图考》中即称作苣莳菜,并非作为败酱草的别名,但未述及其效用;南方多数地区作败酱草用的菥蓂,亦为另一种药物,《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治明目、目痛、泪出等病;败酱草主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等病,二者效用不同。

」这说明现在市上出售的败酱草恐非古代所用的败酱草,原植物即为菥蓂,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一两,煎服。

菥蓂一药在临床上应用时常与清热解毒药与活血祛瘀药配伍同用,不作单味药使用,故菥蓂是否具消痈排脓的功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