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í jì zī 部首:米,部外笔画:6,总笔画:12 五笔86&98:UQWO 仓颉:IOFD 笔顺编号:413534431234 四角号码:3790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CA2 基本字义 -------------------------------------------------------------------------------- ● 粢 zīㄗˉ ◎ 谷子,子实去壳后为小米。
◎ 泛指谷物。
其它字义 -------------------------------------------------------------------------------- ● 粢 cíㄘˊ ◎ 古同“糍”。
English -------------------------------------------------------------------------------- ◎ grain offered in ritual sacrifice; millet 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类。
一种以蒸熟的米饭捣碎做成的饼状食品。
周代时已有。
糯米、粟米皆可做粢。
后世称为糍糕、糍饭、糍粑、糍团等,形状、做法亦各有别。
《周礼.天官.笾人》:“羞笾之实,糗饵、粉粢。
”《列子.力命》:“食则粢粝。
”殷敬顺释文:“盖谓粗舂粟、麦为粢、饼食之。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糍糕、团子、盐豉汤之类。
”清顾禄《清嘉录.八月.糍团》:“二十四日,煮糯米和赤豆作团祀社,谓之糍团。
人家小女子皆择是日裹足,谓食糍团缠脚能令胫软。
”蔡云《吴歈》云:“白露迷迷稻秀匀,软团户户已尝新。
”《湘西风土志》:“糯糍粑,系糯米饭就石臼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圆月......土人苗民皆喜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