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萨 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菩萨蛮 作者:【温庭筠】 年代:【唐】 体裁:【词】 类别:【未知】 雨晴夜合玲珑日, 万枝香袅红丝拂。
闲梦忆金堂, 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 眉黛远山绿。
春水渡溪桥, 凭栏魂欲消。
? 菩萨蛮1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作者】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今属四川江油)人。
唐玄宗时供奉翰 林。
后赐金放还,漫游各地。
安史乱中,曾入永王磷府,因磷败而以“附逆” 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其 诗与杜甫并为唐一代之冠,享誉甚隆。
宋本《李太白集》不载其词。
《尊前集》 收录“李白词”十二首,然颇多伪托。
【注释】 1. 近水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 列于教坊曲。
变调,四十四字,两仄韵,两平韵。
【品评】 宋初《尊前集》及稍后的文学《湘山野录》、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 都载有传为李白所作的这首《菩萨蛮》。
黄^诳《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且将此词 推为“百代词典之祖”。
然自明胡应麟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 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
这场争议至今仍继续。
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
开头两句为远 景。
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
“烟如织”是说 暮烟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
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 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薛涛《题竹郎庙》诗:“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 沉沉山更绿。
”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参看。
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 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
“暝色”两句为近景, 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 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
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与上片登 楼远望俯眺平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
“宿鸟归飞急”还意在反衬行人 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
末句计归程以卜归期。
庚信《哀江南赋》有“十里 五里,长亭短亭”之语。
词中着一“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 印象。
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 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
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
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
韩元吉 《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
”可见南宋初这 首《菩萨蛮》犹传唱不绝。
菩萨蛮1 [敦煌曲子词] 枕前发尽千般愿, 要休且待青山烂。
2 水面上秤锤浮, 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3 北斗回南面,4 休即未能休,5 且待三更见日头。
【作者】 本世纪初,大量五代写本被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
随之而重 新问世的唐五代民间词曲,或称为敦煌曲子词,或称为敦煌歌辞。
它们是千年 词史的椎轮大辂,内容广泛,形式活泼,风格繁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浓郁 的生活气息,反映了词兴起于民间时的原始形态。
敦煌词的辑本,有王重民的 《敦煌曲子词集》,饶宗颐的《敦煌曲》,任二北的《敦煌歌辞总集》等。
【注释】 1近水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 列于教坊曲。
变调,四十四字,两仄韵,两平韵。
2休:罢休,双方断绝关 系。
3参(音申)辰:星宿名。
参星在西方,辰星(即商星)在东方,晚间 此出彼灭,不能并见;白天一同隐没,更难觅得。
4北斗:星座名,以位置 在北、形状如斗而得名。
5即:同“则”。
【品评】 此词写爱情的盟誓,充满了磐石般的信念和火焰般的热情。
它以不可实现 之事,示不可变异之心,新颖泼辣,奇特生动,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坚 贞不渝。
汉乐府民歌中有一首《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其命意与构 思或为此词所本。
但《上邪》是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此词中的誓言发 自男方抑或女方,却任人想象,因而更见灵动活泼。
不言而喻,此词的抒情主 人公是在两情最为浓烈与炽热的欢娱之际向对方陈词的。
发愿于“枕前”,表 明他们是已结连理的伉俚。
而所发誓愿多达“千般”,则见出主人公发愿时为 激情所驱滔滔不能自已,作者再现于笔端的只不过是其中的片言 语罢了:他 时而指譬日月星辰(“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三更见日头”), 时而引喻河流山川(青山烂、黄河枯),时而又从生活中信手拈来实例(“水 面上秤锤浮”),而它们无一例外,都是绝无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借以比况 拳拳爱心的坚贞不渝,是极为确切而又富于联想的。
作者省略了比喻之词,而 直接托出喻体,一气排开,直贯到底,不稍停顿,使人于目不暇接之际留下鲜 明而又深刻的印象。
这正是此词在艺术上显著特点。
同时,此词无意象文人词 那样追求含蓄蕴藉之致,其抒情方式以直率、热烈、大胆、泼辣见长,遣词造 句亦不假雕饰,形同白话,充分表现出民间歌辞的拙朴、自然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