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精选 > 正文

苦难的眼睛摄影作品(苦难的眼睛)

导读 1948年冬至1949年春,布列松先后采访了中国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这张愁容满面的男孩子照片,是在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下来的。照...

1948年冬至1949年春,布列松先后采访了中国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这张愁容满面的男孩子照片,是在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下来的。

照片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

布列松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摄影家。

著名的美国杂志摄影家协会主席B.格林曾说:“看上去,布列松的摄影好像是漫不经心随手拈来。

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时间:1948年冬至1949年春性质: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悲惨的照片扩展资料:成就影响布列松认为,摄影作品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每个摄影师都应深具尊严感,都应意识到:无论一幅摄影作品画面多么辉煌、技术多么到位,如果它远离了爱,远离了对人类的理解,远离了对人类命运的认知,那么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

布列松的立意是高远的,但他选取的素材通常都是微小的。

“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

”因而,他的相机对准的都是我们现实中可见的、熟悉的人和物,是他让我们发现,在这习以为常中有美和感动。

《男孩》(1958)就体现了这种风格。

它的题材并不重大,却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

一个男孩的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地走回家,好像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照片中的人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显示出布列松熟练的抓拍功夫。

2、早年经历1908年8月22日,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出生在法国巴黎附近的香特鲁小镇(Chanteloup-en-Brie)。

他的父亲拥有一个纺织厂,母亲的家族则世代经营棉花,并在诺曼底地区拥有一个很大的农场。

亨利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所以他们希望亨利长大后能够接管家族的生意,但不幸的是,亨利对做生意丝毫没有兴趣。

由此,卡蒂埃·布列松家族的历史上,少了一个也许会很出色的生意人,但却增加了一个影响了整个20世纪摄影历史的人物——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这个名字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新闻摄影之父”,他是35毫米照相机的最早使用者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个正直的摄影大师。

他一生中到过世界各个角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见证了20世纪众多重大历史事件。

100年之后的今天,他的身后仍然拥有众多追随者,这无疑将带给卡蒂埃·布列松家族永久的荣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苦难的眼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列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